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
與數字文化人才創新基地
達成戰略合作
數字賦能紅色文化
PART 01
我館與數字文化人才創新基地戰略合作揭牌
11月10日,在“不負青春 才‘集’江岸”2023年江岸人才青春市集暨數字文化人才創新基地揭牌儀式活動中,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與數字文化人才創新基地正式達成戰略合作,雙方將共同致力于數字經濟賦能紅色文化,為推進紅色文化傳播做出積極貢獻。
與數字文化人才創新基地的戰略合作,是我館以數字技術推動紅色文化保護的一次新挑戰。借助青年人才以及新科技之手,實現紅色文化資源數字留存與保護,把紅色文物、文獻、遺址等“有形資源”轉化為“無形呈現”,這也將成為我館紅色文化產業持久發展的重要手段。
隨著大數據庫、AR、VR等技術的廣泛運用,我館結合歷史背景、革命事跡構建數字紅色文化新場景,不斷拓展紅色文化產品呈現方式,提升紅色文化的傳播力,親和力及感染力,營造出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。
11月10日-12日,在漢口歷史文化風貌街區黎黃陂路步行街開展的“青春市集”活動中,我館紅色文化展示區精彩呈現。八七印記系列文創、青春之光系列文創及八七“書房”等,給觀眾帶來別樣的紅色文化體驗。
我館紅色文化展示區,還能打卡領取我館精心準備的青春時“袋”以及“八七印記”系列明信片盲盒,讓青春留下難忘回憶。
通過"文物+社教+新媒體"
多方位展示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紅色文化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:“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,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”新時代新征程上,我們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、管理好、運用好紅色資源,傳承好紅色基因,努力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、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。
我館將以數字經濟為引擎,積極探索一條具有時代特征、具有“八七”特點的紅色文化發展新路,打造高品質、高水平的文化產品和服務,讓更多人了解、認識和傳承紅色文化。
編輯:馮天
海報設計:李丹
視頻:楊昕瑩
攝影:李欣桐
責編:李嵐
審核:荊菁
終審:趙麗